挪威世界遺產(一)木屋小鎮─卑爾根 「如果到挪威旅遊,千萬別在挪威人面前開葛利格Edvard Grieg的玩笑!」挪威民族樂派靈魂人物葛利格西元一八四三年出生在挪威西南部的古城卑爾根Bergen;從西元十八世紀以來,卑爾根出現了北歐第一個喜劇作家路霍爾伯格Ludvig Holberg、小提琴家歐布爾Ole Bull之後,連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也是在這裏開始了他的戲劇之路,西元一八五七年易卜生卑爾根國家劇院的編導職務由劇作家比昂松B M Bjornson接替。從此以後葛利格便以自己能出生在這地靈人傑的地方而感到驕傲,直稱貝爾根是他創作的靈感根源。 卑爾根是挪威第二大城、漁業基地和重要的工商業中心,位於挪威西南方霍達蘭Hordaland郡內,港口和商業中心是建立在半島之上,北有瓦根Vagen灣、南為普迪Puddet灣;西北方以兩個寬約二十五公里長的島鏈同外海隔開,避風條件良好,有四個入港水道。市區面積四六五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四萬,屬典型的海洋性氣候。 城市依偎在七峰環抱之中的港口,西元一零七零年國王奧拉夫•希爾Olav Kyrre航經此地驚為天人,欣喜之餘,命名為「七丘之城de syv fjell」,後迅速成為全國主要政治和商業中心。從西元十二〜十三世紀卑爾根成為挪威首都開始了與北歐其他地區展開糧食進口和魚類出口的貿易,為日後挪威作為海上強國提供了軍事和經濟的重要據點。從西元十四〜十八世紀卑爾根是漢薩同盟在北歐的主要貿易據點,長期壟斷挪威西部的對外貿易,直至西元十九世紀中期仍為全國最大城市、海港和商業中心。而現為國內主要漁港和商港,擁有龐大的商船和漁船隊,每年輸出的魚類及其產品約占全國二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起為航運和漁業服務的船舶製造、航海儀錶等工業,西元一九三六年建立了全國第一所經濟和商業管理學院,西元一九四八年建立了全國第二所大學。 卑爾根海邊是古建築集中地—布呂根Bryggen鎮(挪威語「碼頭」的意思),座落在天然港口瓦根灣東南岸上,在西元十四世紀漢薩同盟(漢薩Hanse一詞,德文為行會或會館之意)時期,德國商人在卑爾根定居下來,並在古老的濱水區布呂根建立了貿易指揮部,使布呂根成為漢薩同盟四個重要的海外港口之一,並具「商行」的地位,通過享有不受挪威政府法律管轄的皇族特權,從此漢薩同盟商人們獲得了挪威貿易的控制權。 西元一五五九年卑爾根正式脫離漢薩同盟,德國商人或被勒令離開或加入挪威國籍,為維護德國商人貿易活動,另成立了「日耳曼商行」,直到西元一七八四年「日耳曼商行」才被「挪威商行」取代,但它依舊以保護德國商人為宗旨。 歷史上布呂根曾多次被大火吞噬,木造房屋全部毀於一旦,只剩下石砌教堂和政府建築,雖經多起火災但是其主要建築風格仍然保存下來了,布呂根古老街區,揭示了漢薩同盟時期四分之一商人們的生活空間概況,它是不同於德國呂貝克Lubeck的一種北方城區,更是漢薩同盟碩果僅存的海外商埠,也是城市發展初期階段和北歐木建築的典型代表。因此,西元一九七九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呂根老海灣區Bryggen,the old wharf of Bergen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布呂根老海灣區是早期瓦根Vagen港的一部分,區內三層高的木造建築窗戶狹長、屋頂陡峭,它由多排平行的樓房組成,木條拼成的人字型山形牆正對水面,通道把它們彼此分開,事實上這些通道最早是作為防火巷後來被用來充當庭院,從商船上卸下的貨物先堆放在通道,然後再分配到不同的倉庫kjellere中。 布呂根既是因貿易需求而設計,當然也以港口功能佈局空間,然經過多年來多次祝融肆虐,包括歷史記錄中最嚴重的幾次大火:西元一一九八、一二四八、一四七六和一七零二年;布呂根地區民眾記取了教訓,僅有的五十八幢建築,絕大多數木制建築都鑲加了保護板,並在面向通道的一邊修有外樓梯和走廊,用來作為防火安全場所,藉以保護貴重商品。西元一九五五年考古學者曾在此進行發掘,發現當今街區的全貌、院落的佈局乃至建築技術,保留了自自漢薩同盟時代以來的古風,於是當地政府通過重建計畫,按照原有城鎮規劃藍圖、保留原院落佈局、利用原建築殘址為地基、使用原建築材料和技術。 此外卑爾根政府當局還特地制定了相關的法律進行保護,並建立了一個地方基金會,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對這一遺產的保護工作,值得國內文史保護相關單位學習與鑑鏡。
熱門推薦行程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北歐海盜維京人的傳奇
2016·04·09
北歐國家VS斯堪的納維亞(上)
2021·08·03
挪威世界遺產(一)木屋小鎮─卑爾根
挪威世界遺產(Ⅱ)世界最佳自然旅遊勝地─西挪威峽灣
2021·08·04
丹麥世界遺產(Ⅰ)哈姆雷特城堡─克隆堡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