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世界遺產(Ⅰ)佛祖誕生地藍毘尼 「…十月滿足往藍毘尼林攀無憂樹枝。暫時佇立便於右脅誕生菩薩。爾時大地六種震動。放大光明與入胎無異。菩薩生時帝釋親自手承置蓮花上不假扶侍足蹈七花行七步已。遍觀四方手指上下作如是語。此即是我最後生身。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梵王捧傘天帝執拂。於虛空中龍王注水。一溫一冷灌浴菩薩。初誕生時於其母前。自然井現香泉上涌隨意受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 西元前六二三年(北傳佛教認為是西元前五六五年),摩耶夫人在返回娘家分娩的路上途徑藍毘尼園。摩耶夫人見園中奇花瑞草,手扶樹枝,在一株巨大的娑羅雙樹(亦稱無憂樹)下生下了小太子。太子在二十九歲感世時無常,為尋真理出家苦修,六年後於金剛座菩提樹(畢波羅樹)下悟道成等正覺;為普度眾生初轉法輪於鹿野苑,說法四十九年直至涅槃於拘尸那迦。佛教徒們為紀念這處佛祖誕生的林園,稱之為「聖園Scared Garden」,兩千五百年來,藍毘尼吸引著尼泊爾和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長途跋涉,來到此尋覓佛跡和參謁佛祖降生地。此地目前已發展成佛教朝拜中心,由於此地是佛祖出生地,形成了宗教遺跡考古中心。一九九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藍毘尼釋迦牟尼誕生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藍毘尼位於尼泊爾西南部的藍毘尼專區Lumbini Zone的魯潘德希縣Rupandehi District,離印度邊境八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佛教聖地。早在西元四零六年,東晉高僧法顯就曾取道新疆,到過藍毘尼附近的迦毗羅衛城,由印度帶回珍貴的佛經和佛像,成為訪問尼泊爾的外國人中有歷史記載的第一人。唐代名僧玄奘在西元六三三年也曾到此瞻禮取經。並將這一經歷記錄「大唐西域記」中。長久以來,人們知道藍毘尼是佛祖誕生的地方,但具體地點到底在何處無人知曉。直到德國考古學家富爾Alois.A.Fuhrer博士在這一帶漫遊時無意發現一座石柱,上面的波羅密Brahmi文字記載著西元前三世紀年印度阿育Ashoka王來此朝聖時特立此柱,一八九六年十二月ㄧ日富爾博士帶領考古隊再度挖掘並確認此處的歷史價值,藍毘尼遂成為公認的佛祖誕生地。 藍毘尼是梵語,意即「可愛」,因曾作為古代天臂國善覺王夫人藍毘尼的林園而得名,是個不大的村莊,早期這裹曾經有三座佛塔、兩個寺院和摩耶夫人廟。園內綠樹成蔭,景色秀麗占地僅有七•八平方公里,卻有著與釋迦牟尼不可分的歷史遺跡。依佛經所述,北天竺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妻子摩訶摩耶夫人,于西元前六二三年尼泊爾陰曆正月的望日,在回娘家的路上來到藍毘尼園生下了悉達多•喬答摩,即後來聞名世界的佛教始祖釋迦牟尼。聖園入口建有一座南亞風格白色方形兩層廟宇式建築,在濃郁茂盛的樹木襯托下莊嚴肅穆。這就是摩耶廟,也稱摩訶摩耶夫人廟。廟內有一釋迦牟尼出生的足跡石板遺蹟,據考證石板所在地方正是佛祖誕生的具體位置。石板上方還有黑岩石版雕像,石版面積不到一平方公尺,上面刻有佛祖的母親摩耶夫人右手攀把著娑羅雙樹的枝幹、姨媽及小太子手指上天,口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的情景。廟週邊四周,散佈著四五處集中的十字形、方形和圓形磚砌平臺式建築群落的殘基,有多處人為復原加固的痕跡,但並不影響園林聖地的風格原貌。廟旁摩耶夫人洗澡的聖池保存完好,旁邊豎牌標明:「摩耶夫人生佛之前,曾在此處浴」。池邊長著一棵尼泊爾政府所種高約十三四公尺的菩提樹(娑羅雙樹在法顯著作中曾有記載,唐玄奘來此取經時已經「枯悴」已不見蹤跡)。 在該寺遺址北面不遠處﹐還有一個著名「阿育王柱」遺跡。西元前二四九年阿育王來此朝拜時在此立下一個紀念自己登基二十年的石柱,石柱原高九公尺,頂端立有石馬雕像,經時間與人為破壞,地上部份只剩六公尺有三公尺埋在地下。阿育王是西元前三世紀統一印度的著名孔雀王朝君王,他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不僅下令佛祖誕生地附近為免稅地,只需繳收成的八分之一,還在佛祖誕生的確切地點上立了一塊石柱作為標記以示紀念。阿育王石柱也因此成為藍毘尼最重要的歷史文物,對弘揚佛教功不可沒。園外有後人建的佛塔和佛寺,寺內有釋迦牟尼的巨大塑像,牆壁上繪有釋迦牟尼生平的五彩繽紛的四大聖地壁畫。 藍毘尼不僅是尼泊爾的驕傲,也是全球佛教徒的朝聖中心,它的輝煌歷史背景和佛祖誕生地這一事實吸引著各國的佛教徒及世界各地的遊客。每年尼泊爾陰曆正月釋迦牟尼的誕生日(農曆四月八日或稱浴佛節),信徒將釋迦牟尼佛像放置在一輛裝飾華麗的木輪大車上到處巡遊,各地佛教徒雲集于此地,舉行盛大的廟會。
熱門推薦行程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印度世界遺產(二)大理石之夢―泰姬瑪哈陵
2021·08·05
印度世界遺產(Ⅲ)阿格拉堡-三世皇帝建築
【專訪】印度之我見(二)
2016·10·12
印度世界遺產(Ⅰ)卡朱拉霍―愛與聖交會處
尼泊爾世界遺產(Ⅰ)佛祖誕生地藍毘尼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