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的繆思]
我們對文藝復興世界的想像,就是個美的極致、超脫凡俗。英國歷史學家亞歷山大李反骨提出,文藝復興的美學成就來自:
「得不到回報的熱情、破碎掉的心、沈迷慾望與受難而來。」
👉大師米開朗基羅被點名是16世紀的傷心男子,沈浸在等一個人的畫室。
話說大師米開朗基羅相當晚熟,57歲才點燃愛火,傾心23歲的貴族Tommaso dei Cavalieri。讓大師感到強烈喜悅、充滿噬人熱情的他:
「皮膚澄澈、雙眼大而真摯、面容精緻。在大師畫筆下,散發簡單、真誠自然的美。」
美貌的托馬索才華出眾,談論詩歌、哲學、繪畫時,敏感、精細又優雅的特質,深深打中很晚才墜入情海的大叔。
米開朗基羅早期汲汲於和同行競爭創作賺錢,為了追求托馬索,從靈魂深處激發似水柔情,為他寫情書、吟詠詩歌、以他為靈感贈與畫作,順勢把古典文學復興了✌️
由於大叔追人真的沒經驗,依本能(才華)發動猛烈攻勢,托馬索剛開始是受寵若驚,有些動情,但後來轉為恐懼,見到大叔就冷處理。
墜入地獄的米開朗基羅,將神格化的托馬索留在天堂,把無盡的痛苦、焦慮與慾望,投向其他肉體,也開啟深刻自省的宗教畫之路。
👉相傳米開朗基羅完全不修邊幅,幾乎不洗澡、不換衣服、不梳頭髮、、不修剪鬍子,渾身散發令人作嘔的臭味⋯⋯這樣追不到繆思,很難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