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歐義大利

龐貝Pompei―火山淹沒的羅馬古城

莊立育
2021·08·03
作者·莊立育

 龐貝Pompei―火山淹沒的羅馬古城


 德國詩人歌德參觀龐貝後感嘆說:「很少有災難能給後人帶來如此多的歡愉。」聽起來很殘酷,實際上,我們很少有機會能在生命突然靜止的城市中漫步:從湮沒的火山塵和岩屑下發現這座城市的那一刻起,龐貝就成了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據統計世界上現有火山兩千五百多座,其中約兩千座已經死亡,即人類有史以來它們從來沒有噴發過;大約有五百座火山現在還「活著」,在義大利有兩座著名活火山:一座是帶來數次毀滅的維蘇威Vesuvivs,一座是噴發次數高居世界首位的西西里島埃特納Etna火山。維蘇威火山位於義大利拿坡里灣之濱,過去被稱為梭馬Somma山,其古老山地的邊緣部分呈半圓形,環繞於目前的火山口;維蘇威火山從一萬兩千年以來不時噴發,二十世紀發生了六次大規模的噴發。西元七九年八月二十四日是維蘇威火山最著名的一次噴發,厚厚的火山灰和火山塵掩埋吞沒了兩個繁盛的羅馬城市:龐貝和渡假區賀庫蘭尼姆Herculaneum以及山下西部區域的奧普隆蒂斯Oplontis別墅。突發的覆城之災在高溫火山碎屑的湧動和流動下使龐貝的生命活動倏然終止,在被毀滅的剎那也同時被凝固了;直到西元一七三八年,與龐貝遭到同樣命運的古城赫庫蘭尼姆被發掘出來。


   西元一七二零年,義大利農民在火山附近的地方開渠、挖井,挖出了不少古羅馬的錢幣和一些經過雕琢的大理石碎塊,才證實龐貝城的遺址所在位置!從西元一七四八年在那不勒斯國王和王后的資助下,開始對龐貝古城遺址進行科學發掘,後在西元一七六三年發掘到了一塊刻有「龐貝亞諾Rei publicae Pompeianorum」的銘文字樣的標牌,龐貝才又重新回到了人間。龐貝商業城的廣闊,與規模不大却保存完好的赫庫蘭尼姆假日勝地相得益彰,而托雷安農齊亞塔Torre Annunziata的奧普隆蒂斯別墅的壯麗壁畫,呈現給我們一幅早期羅馬帝國富裕的市民生活方式的生動畫面。西元一九九七年聯合國將龐貝、賀庫蘭尼姆和托雷安農齊亞塔考古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經過二百多年的努力,龐貝古城五分之三的地方已被挖掘出來,城的面積大約一•八平方公里,圍繞三零一四公尺長堅固的石砌城牆,有八座城門和十二個城塔。城裏由南到北、由東到西,各有兩條筆直而平坦的大街成「井字」縱橫交錯,把全城分成九個城區。大街上鋪的是整塊整塊的大石板,石板上留下兩道車轍。街面寬達十公尺,兩旁還有人行道。街道筆直,形成棋盤式的網路,因為整個城市被六公尺厚的火山灰、熔岩和泥石封閉起來,僅僅是屋頂受重壓而坍塌,城市裏的建築、房屋、街道、鋪面以及其他許多文物,甚至連爐裏烤熟的麵包、櫥櫃裏的雞蛋,大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人們走進這座古城,就像身臨其境地看到了羅馬帝國時期中城市的面貌和當時社會生活的情況。



   龐貝遺址的最動人心魄之處在於:它真實地保留著災難來臨前龐貝人的樣子——競技場能容納兩萬觀眾,這說明龐貝人會在一個時刻傾城而出;三十家麵包店,一百家酒店,八處貴族住宅,可容納五千人的劇院;三處公共溫泉浴場的陳設十分講究。牆壁由磨光的凝灰岩裝飾,拱頂是由石塊砌成,一直沒有坍塌,上面蓋有一尊大炮形狀的浮雕所指的方向,正是一座妓院所在地。牆上的巨幅春宮圖,體現著古羅馬社會生活放蕩的一面。完備的城市給排水系統,由磚砌成的引水槽將山泉引入城裏,建在十字路口的公共水池和富家庭院的噴泉;在街道邊的小酒館裏,牆上畫的酒神渾身掛滿葡萄,每一顆果實都飽滿得仿佛就要脹破。羊毛染坊、商店、客棧的牆壁上,到處都留有龐貝人縱情的印記:「啊!潔西,願你的傷口再次裂開,比上次疼得更厲害」。」無疑,我心愛的人曾在此與她的情人幽會。」龐貝人的奔放個性和整座城市歡樂的風情令兩千年後的人類為之傾倒。

   「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龐貝城出土的一隻銀製酒杯上刻著這句話,這就是龐貝,它以瞬間的毀滅為代價,穿越了千餘年的時空,告訴世人為什麼要盡享生命之歡樂。


   雖然地球史上每一次火山爆發無不令地貌滄海桑田、陷蒼生於恐懼,但西元七九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從另一個角度看,卻令一座城市獲得另類「永生」--龐貝被掩埋封存在漸漸冷卻、凝固、變硬的火山灰中,躲過了上千年歲月的侵蝕,看見奢華的龐貝如此被毀滅,不禁令人想起,兩千年前一位龐貝人死在繪有植物花葉的壁畫下,當人們挖掘出他的遺骨時,同時發現那幅壁畫上刻有一句銘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恆。」西元一八六四年法國評論家與史學家泰納Taine遊歷完了龐貝古跡在《義大利之旅·1866》寫下:「那時候的人,是以整個身體享受生命,而不像今天,只剩頭還活著。」
民謠故鄉 拿坡里Napoli
葡萄牙世界遺產波特酒─波特歷史中心
莊立育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