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
山明水淨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解與詩人意同。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秋天,無論是轉涼的氣溫,還是垂頭的枝葉都在牽動著人的情緒往下走,但橙黃橘綠和夕陽殘照卻好像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被秋風擦拭得格外鮮豔明亮。
這總是一個容易感懷的季節,從古至今的文藝情懷都不免在此情此景中發酵。

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至今都是西湖最廣為流傳的“宣傳標語”,之後再多的佳作都難跳出蘇遼對它的高度概括。
秋天的西湖到了一年中最濃妝豔抹的時候,金黃燦爛、霜葉丹紅,可即便如此,她依然像我們在無數文藝作品中看過的江南大家閨秀那般沉靜溫柔,一如沉魚落雁的西施,不需要多濃烈,只存在就將人俘虜。

西湖的秋,是一院紅
春夏時的曲院風荷,滿湖青綠托舉著嬌嫩的粉紅為西湖一大景,而秋天紅衰減的荷葉卻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枯黃到發紅的殘葉已經看不見從前飽滿寬大的影子,而中通外直的枝幹卻仍傲立,不怪《愛蓮說》以此言志。

《紅樓夢》中林妹妹只愛李義山的其中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寶玉聞言便不讓人拔了去。
枯萎的荷葉不是需要清理的贅物,而是一種延續和迴響,雨打殘荷的聲音讓寂靜的秋天更加生動。

曲院風荷除了一池枯紅,還有滿園紅楓。
遠看霜葉如煙似霧掩映古亭,走進蓼汀,月洞門截取一樹建築外的枝葉,花窗裡的顏色則更加斑斕,楓葉從嫩黃到深紅漸變,到處以門窗框景,似橫雲斷山,言有盡而意無窮。

西湖的秋,是一地黃
西湖的梧桐大道位於北山街,兩側的梧桐樹高大茂密,像一把傘從路邊遮蓋到頭頂上方,炎炎夏日可納涼,秋天便吹落一地金黃。
秋風簌簌,乾燥的梧桐葉相觸時似有雨聲。
若是趕上清潔工人打掃落葉之前走上北山街,一地深深淺淺的黃鋪在大道上,走起路來哢嚓哢嚓響,和童年起的玩心並無二致。